Skip to main content

個人主義的陷阱

很多中文詞彙由於老大哥的濫用而被沾上臭名,以至於人們或者避免使用一些詞,或者錯誤理解一些詞的含義。

比如「反動」這個詞。由於衆所周知的歷史,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專政強權的野蠻專橫;而其相關指控也給無數人帶來巨大苦難和創傷。如今,老大哥自己也清楚它的那一套話語很嚇人,所以不再使用這個詞。民間更很少有人使用。更有自由派學者引用《道德經》裏面的「反者動之道」來爲「反動」正名,以示對強權不屑。但是在沒有這段黑暗歷史的世界上其它地方,這個詞依然被以其正確含義使用。我第一次讀到 reactionary 這個詞的時候有點疑惑,還需要去查英漢詞典去確認我的理解是對的。進步的反面就是反動。種族主義,性別主義,民族主義,威權主義等阻礙社會進步的意識形態,都可以稱作反動。

又比如「集體主義」和「個人主義」。在中國大衆意識裏,前者通常意味着服從。個人主體性被否定,個人選擇讓步於上級選擇。在缺乏民主決策的集體裏面,集體主義成了等級制的包裝。而「個人主義」則意味着個人在個體價值上的主權。個人獨立做選擇,並爲自己的選擇負責。個體自助自足。「個人主義」也常被自由派看作反抗威權的另類價值選擇。

由於可用詞彙的限制和誤導,人們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會迷失方向,或者看不到顯而易見的問題。在我的微信朋友圈裏,個人主義敘事是主流。比如,有人會經常強調「讓自己強大」。有人會在總結個人發展時強調「智商」和「格局」。我覺得這種敘事忽視了大環境的存在。個人主義假設了主體能動性來自於個體自身。但這是錯誤的。我們的社會關係限制了我們主體性的範圍。舉一個淺顯的例子,如果把一個人扔到撒哈拉沙漠,自由,能動性,或者變得「強大」對他都毫無意義。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比如體面收入,住房,工作保障,乾淨飲水和空氣,生活成本等等,都離不開集體的議價和談判。當人們被排除出了這些集體,就只能把注意力聚焦在提升自己或者(在提升失敗時)責怪自己上。

韓炳哲在他的幾本小冊子裏批評新自由主義時也講到了這個問題。人們不再需要資本家來剝削自己。個人主義的教條可以驅使人們自我剝削。社會問題被框在個人主義的解決框架裏面。人們面臨的困境最終都歸結到要使自己強大來解決。而「強大」意味着比其他人類同胞有更大的議價能力,佔取更多資源。

借用 Yanis Varoufakis 的說法,人們去私有化自己的恐懼和失敗,在私人生活裏面去尋找安慰。可是如果沒有集體行動去爭取更好的社會條件,私人化的安慰和奮鬥並不會帶來多大改變。房租貴就去參與遊行和社會活動,去公投沒收房屋公司的房子,建造更多社會住房,要求政府實行房租熔斷。對氣候危機不滿也去參與遊行,去擾亂化石燃油公司,去煩那些歲月靜好的中產階級,去喚醒年輕一代的意識。去培養跨越國籍和民族的團結,去支持爲公衆利益戰鬥的機構和個人。這些行動方案在個人主義的邏輯裏面都找不到。

從更形而上的角度來看,個人主義也無法爲個人提供價值錨點。個人價值自足的結果必然是自戀。而這種自戀是空洞和虛假的,它甚至沒有空間讓人去脆弱,去放下自我,去愛。